想到这里,
辛理点点头,接受了这个工作。
江宁大喜过望,
把手中早已准备好的登记表递给了她。
上面除了姓名、户籍、身份证号、家庭住址之外,还需要填写一项特长,
倒是跟上一世进入基地时有些相似之处,
想来现在的临时安置点应该就是未来基地的前身。
辛理一一填写,性别一栏顺手写了男。世界上同名同姓的人那么多,
谁说不能有一个叫辛力的男人在林川市当保安呢?反正跟乡村青年辛理没有任何关系。
而特长嘛……
江宁探过头,看着辛理在纸上一笔一划写下几个大字:熟练掌握打字技巧。
打字?是他理解的那个打字吗?用电脑键盘打的字?
想到被打得满头包的吴癞子,江宁头上缓缓冒出一个问号,真的不是打人吗!
填写完毕的辛理很是满意。她确实没写错,谁能比她更会打字?她可是天赋自带键盘的人,还可以复制粘贴、删除回收。
至于江宁的表情,她当做看不到。
因为有江宁作保,所以辛理的登记表很快通过了验证,得以留在安置点,并且负责秩序维护的工作。
刚救完一批灾民,还留有一些时间给救助队的人修整。江宁自觉承担了给辛理介绍工作的责任。
姚林安置点的面积有一个足球场大小,所能容纳的灾民上限大约为8000人,虽然已经接近饱和状态,但还是有源源不断的灾民往这边赶来。
像这样的安置点林川有大大小小共计十余个,对于有百万人口的林川市来说,实在是杯水车薪。
因为物资有限,目前姚林安置点分为两个区域,西部是a区,摆放了大约一百五十套帐篷,每个帐篷入住2到10人不等,优先供给老人、小孩、病患以及安置点的工作人员住宿,医疗救护、物资调配、爱心食堂及紧急事务中心都分布在这个区域。东部则是b区,一个个塑料雨棚像蘑菇一样紧紧挨在一起,地上铺上防水布,就可以供身体健康状况相对良好的灾民休息。
江宁先带辛理到b区走了一圈。台风已经持续了将近一个月,但雨势有增无减,b区所提供的雨棚,最多只能挡挡雨,灾民自发用衣服或被单绑在支撑夹上,就算是把空间隔开了,也能稍微挡一挡风。
地上铺的防水布也聊胜于无,经常需要拿起来抖落上面的积水,不然就得泡在水里。盖在身上的衣服都潮shi不堪,有些灾民身上已经开始长shi疹和足癣。
形形色色的灾民们,野草一般匍匐在泥土里,或表情麻木,或神情悲戚,或默默流泪,压抑的气氛比密布的阴云还沉重。
见惯末世冷暖的辛理面对这种场面没有太多触动,倒是江宁有些唏嘘:“那边那个大姐,用门板载着发烧的儿子,游了整整八个小时才到这儿,但是上岸的时候,她的儿子已经没气儿了。”
“那边躺着的大爷,年轻的时候参加过国家游泳队,洪水来了,他救下村里三户人家,他的儿子和儿媳却死在洪水里。”
世间百态,都在这场灾难里看遍了。
辛理淡淡道:“有时候,死在前面,反倒痛快。”
这样无情的话,从辛理口中说出来,有种冷静的残忍。人类太脆弱,末世中,哀鸿遍野,饿殍遍地,后来的那些怪物披着父母、爱人、挚友的皮,把你生吞活剥的时候,很难不去想,会不会在末世一开始的时候死去就好了。
任谁一万次的从血海尸山中走出来,便再难对这人世无常发出感慨。
这还只是开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