……亦可敬。”
曹叡(或曹芳及辅政大臣)则看到了蜀汉最大的威胁己经消除,统一天下的机会似乎又近了一步,但诸葛亮展现出的治国理政和坚韧不拔,也让他们不敢有丝毫懈怠。
东吴,建业。
孙权(或其继任者)眼神复杂。
诸葛亮既是盟友,也是潜在的竞争者。
他的离世,对东吴而言,少了一个强大的臂助对抗曹魏,但也少了一个可能在未来构成威胁的蜀汉核心。
陆逊等将领对这位对手的离去,亦是感慨万千。
唐,长安。
李世民放下手中的酒杯,长叹道:“孔明殁,汉室终无望矣!
然其‘鞠躬尽瘁,死而后己’,足以垂范千古!
为臣者当如是,为君者得此臣,夫复何求!”
房玄龄、杜如晦等名臣亦深以为然,诸葛亮的治国之才与忠诚之心,是他们学习的榜样。
宋,开封临安。
无数文人士子,再次吟诵起《出师表》与《后出师表》,感怀武侯的忠烈。
范仲淹心潮澎湃:“先天下之忧而忧,后天下之乐而乐,武侯庶几近之!”
辛弃疾或许会提笔写下新的词句,:祁山云暗,五丈原秋,渭水声咽。
表陈两朝,老臣肺腑,字字浸碧血。
南蛮初定,北曹未灭,空负隆中谋略。
到如今、锦官城外,柏森森伴残月。
稼轩拍剑,栏杆遍倚,万里河山残缺。
出师遗篇,平戎长策,俱作尘灰灭。
千古兴亡,英雄泪眼,共此星河明灭。
问苍天:中原何日,归雁报捷?
(《永遇乐·读出师表有感》)抒发对这位偶像的追思与壮志难酬的共鸣。
明,南京北京。
于谦立于阶前,遥望天际,心中默念:“粉身碎骨浑不怕,要留清白在